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二三年
一月
1月1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亚琛工业大学签署“4+2项目”合作协议。
商学与管理学院MBA通过BGA认证金银牌直通车,同步开启AMBA认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鹏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珵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二月
2月1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等完成的“基于‘三融通+两契合’理念的机械类本科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获2022年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汽车工程学院王建华教授等人完成的“理实融通教学协同的《汽车设计》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成果、高青教授等人完成的“课程群构三三制八融合模式素质型人才培养”成果、金英爱教授等人完成的“三维度五平台——吉大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2022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月2日,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到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

2月21日,汽车工程学院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获评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会士(WAPSFellow)。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三月
3月2日,汽车工程学院赴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开展产学研交流并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3月18日,交通学院刘宏飞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汽车运用工程》获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3月19日,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汽车工程学院获金奖1项。

3月2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教授获批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
3月31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国家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级平台。
四月
4月6日,汽车工程学院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建车辆在环仿真测试联合实验室。
汽车工程学院参与创建中国汽车研发软件产业创新联盟并当选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4月16日,吉林大学第八届"繁花初绽,杏好有你"杏花文化节落下帷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与华东理工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者合作,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合作发表在《Science》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鄢俊敏教授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詹迪铌、王桂琴主编出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工电子技术》第三版。
韩志武教授获评“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牛士超教授主持的“Bioinspired broadband
high-transmittance antireflection
film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项目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合作,新增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获批经费876万元。
五月
5月13日,汽车工程学院举行校友会成立大会。

汽车工程学院举办俞黎明永久教育基金捐赠仪式,俞黎明先生再次向汽车工程学院追赠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吉林大学“俞黎明永久教育基金”。
5月16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卢荡教授获202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人才奖。
5月19日,汽车工程学院举办首届“汽派青春,畅享茵悦”草地音乐节。
5月23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批准,吉林大学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传动和输送用链条和链轮技术委员会(ISO/TC100)秘书处的工作。
5月28日,吉林大学肯赛巴哈越野车队荣获第七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一等奖。

5月29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章新杰教授获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5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3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刘洋主持的“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荣获“吉林省青年五四奖章”。
由吉林大学、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威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仿生学科创新发展大会在威海举行。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代表队在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
六月
6月17日—18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我校南岭校区举行。

6月26日,辽宁省副省长姜有为一行到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围绕学校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技术与装备研发情况,以及推进辽宁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基础层构建和支撑工业母机基础研究等方面进行调研与座谈交流。
七月
7月8日,《工程热力学》被评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校汽车相关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7月9日,汽车工程学院承办首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
7月1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成立“智能制造工程系”。
7月15日,汽车工程学院朱冰教授获评吉林省突出贡献专家。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邹猛教授课题组参与嫦娥七号、天问二号、载人登月等国家重大深空探测项目的相关科研工作,获批月球科研样品岩屑样一份,共计6.1mg,是吉林大学获取的第一份也是东北地区获得的首份月壤科研样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任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张来昌为唐敖庆讲座教授。
7月24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入选吉林省首批突出贡献人才。
商学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成功开设科技金融、数字文化产业两个微专业。
7月27日—28日,吉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汽车热系统学术交流会暨2023汽车热系统年会在长春市召开。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丽丽教授获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计划青年英才称号。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杨印生教授、任露泉院士等人的《工农深融,思政深润,产教深耕—卓越农机人才培养吉大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齐江涛教授等人主编的《生物信息测试技术概论》、于海业教授等人主编的《现代农业检测技术》、付君教授等人主编的《智能农机装备概论》获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关于长春皓月集团肉牛全产业链建设的对策建议》获吉林省时任省长、副省长批示,被吉林省政府研究室采纳,刊登于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报领导信息—第10期》;同时,杨印生教授、付君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以仿生科技为突破口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关于促进我省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获吉林省委时任书记肯定性批示。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签订《4+2项目合作协议》。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定点帮扶乡村振兴项目3项。
八月
8月11日,机械基础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
商学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一汽红旗”杯第九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东北赛区),吉林大学荣获冠军、亚军、季军,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并在决赛中荣获全国亚军,实现历史性突破。

商学与管理学院实施“商学与管理学院教学类成果培育计划”。
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胡云峰教授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荣获2023年度“全国最美农机教师”称号。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获评“强国青年科学家”。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大学生代表队在“明石杯”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牛士超教授、梁云虹教授获评吉林省青年科学技术奖。
仿生科学与农业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师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海龙教授入选教育部某青年人才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侃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九月
9月1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在首开式上揭牌。
9月1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任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许景三为唐敖庆讲座教授。
9月13日,交通学院第十四届“奥莱特杯”暨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圆满完成。

9月15日,交通学院刘玉梅教授《电动汽车试验与测试技术》获评2023年度吉林大学本科“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结项及重点资助项目。
汽车工程学院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共建的汽车数字化体验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揭牌。
9月20日,汽车工程学院王登峰教授获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分论坛。

9月24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陈传海教授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9月26日,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评估。
9月27日,吉林大学汽车新“四化”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暨吉林大学学生赛车队2023赛季新车发布会在南岭校区“辕梦工场”举行。

9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吴文征教授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项目。
通信工程学院高金武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负责的《注重工管融合、强农兴农,有效推动吉林农业强省建设》入选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秀案例。
十月
10月13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等完成的“复杂机械载荷与多场耦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10月14日,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再获2023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总冠军,实现“四连冠”和“五冠王”。同时,吉速车队还取得了赛车设计第一名、营销项目第一名、高速避障第一名、成本制造分析第二名、直线加速第二名等多个奖项,2020级本科生刘川溥摘得耐久赛最快单圈“老司机”特别奖。

10月16日,“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刘志峰、左文杰、黄虎等4名学者入选“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10月19日,2023年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挑战赛在北京金港赛道落下帷幕,吉林大学肯赛节能车队荣获燃油原型车和纯电动城市概念车两个组别的全国冠军。
10月20日,汽车工程学院的高镇海教授等完成的“汽车人机交互性能优化关键技术”获评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舱领先科技成果(全国高校仅两家获此奖励)。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作为学会智能座舱工作组组长单位发起的2023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2023)在苏州市开幕。
10月24日,汽车工程学院担任主任委员的汽车技术教育分会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先进分支机构”称号。
10月25日,汽车工程学院高镇海教授当选2023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汽车工程学院郭孔辉院士、管欣教授、王登峰教授获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卓越学会工作者”;高镇海教授、于秀敏教授、雷雨龙教授、詹军教授、胡兴军教授获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杰出学会工作者”;朱冰教授、章新杰教授、王军年教授、胡宏宇教授、孙平教授、何坤忆老师获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先进学会工作者”。
汽车工程学院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2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卓越行动计划示范博士学位论文,朱冰教授指导的张培兴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虚拟仿真加速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荣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宋传学教授指导的齐春阳博士学位论文《融合交通环境信息的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荣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汽车工程学院朱冰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智能汽车人-车-环境一体化测试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英朝教授获“2023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科技人才奖”。
10月30日,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汽车工程学院获全国二等奖1项。
10月31日,交通学院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龙建股份)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商学与管理学院成功获批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并被确定为吉林省唯一考核站点。
商学与管理学院完成新一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组建工作。
商学与管理学院获批7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韩志武教授等人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结构仿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王哲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资助。
十一月
11月1日,《高等传热传质学》被评为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挪轻合金及新能源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郑伟涛教授、张立军教授、鄢俊敏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11月12日,吉林大学吉速电动方程式车队荣获2023“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总冠军。

11月12日—14日,交通学院与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洽谈校企合作交流并举行签约仪式。
商学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获批“吉林省第三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1月17日,汽车工程学院承办吉林省汽车产业人才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学术研讨会暨吉林省博士后汽车产业主题沙龙。
11月25—27日,汽车工程学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和参加2023年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
任露泉院士任主编、张成春教授任总编的《液滴》入选202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任露泉院士负责的“新材料”教材建设团队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团队。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团队入选教育部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负责的专利“纵轴流嵌套差速式玉米脱粒装置”获吉林省第四届专利奖金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常志勇教授荣获吉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十二月
12月6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上,汽车工程学院获银奖、铜奖各1项。
12月16日,交通学院召开2023年吉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评审会,获合格评价。
12月23日,吉林大学上海校友会汽车工程学院分会成立。
12月24日,汽车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评审工作圆满结束,获合格评价。
12月26日,交通学院谭国金教授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国赛在我校举办。我校获金奖5项,银奖1项,金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二,创历史最好成绩,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周晓勤教授获“特殊贡献奖”,工程训练中心获“优秀组织奖”。
12月29日,汽车工程学院王忠恕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高效低碳天然气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3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12月30日,汽车工程学院从一汽解放引进国家领军人才窦慧莉教授。
12月31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李桂伟副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在2023年央广网MBA教育年度大会中,商学与管理学院荣获2023年度MBA卓越商学院;张公一院长荣获2023年度商科教育领军人物。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主持的“智能玉米籽粒收获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项目获批经费2500万元。
任露泉院士荣获威海市“科技领军人才”奖、“中国农机学会首届会士”。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常志勇教授的“气体仿生特异传感与随钻多相融合监测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张志辉教授的“复杂服役环境工模具表面损伤仿生功能化数字修复新技术”获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于海业教授获评“国务院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吉林省高端农业装备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