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2024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9-01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二四年

一月

2023年,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科研到款经费1.05亿元,是建院以来首次突破1亿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侃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丹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珵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支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郑伟涛、鄢俊敏、姜启川、连建设、张伟、张立军、王慧远、崔小强等9位教授入选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

1月15日,汽车工程学院朱冰教授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月

2月1日,交通学院宗芳教授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月

3月5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起组建交通运输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联盟,并当选为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3月22日,汽车工程学院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第二届汽车产业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3月25日,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学生车队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

3月26日,交通学院谭国金教授入选科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月29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机械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

3月29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定点帮扶乡村振兴项目2项。

四月

4月16日,汽车工程学院与上海蔚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蔚赫信息捐赠给学院120万元现金用于支持学院院史馆建设及设立“蔚赫”优秀青年教师奖,并捐赠商业价值为1000万元人民币的软硬件设备用于建立汽车全域HiL仿真测试验证能力,推动新技术、新构架下的科研、技术和产品创新发展。

4月21日,吉林大学第九届杏花文化节在南岭校区成功举办。

4月23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丁肇辰(指导教师于化东教授)、赵晟腾(指导教师马志超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生项目。

4月27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并举行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暨战略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4月30日,商学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成功开设高端装备智造微专业。

4月30日,在2024吉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中,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评“辅导员及其他教师组”一等奖1项。

五月

5月16日—22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先进交通领域首席科学家、力学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Sinisa Krajnovic教授应邀访问汽车工程学院。

5月21日—30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吉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光能-化学能转换高效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学术交流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5月28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詹军教授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乘用车自由转向特性转向释放开环试验方法(GB/T 44043-2024)》发布。

5月29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成玉做客交通学院海纳百川论坛。

5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从IEEE TIM年度发表的1714篇文章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获奖论文获 Andy Chi 最佳论文奖。

5月30日,商学与管理学院温海涛老师获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5月30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申报的“仿生未来技术学院”获批国家级未来技术学院培育单位,吉林省仅两个,全校唯一。

5月30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代表队荣获“天鹅杯”第九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

六月

6月19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陈传海教授获聘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校企联聘学者。

6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一行到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辕梦工场调研。

6月28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杨孔华(指导教师刘春宝教授)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6月28日,商学与管理学院成功申办“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并于2024年招生。

6月28日,由吉林大学和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联合培育和建设的长春龙嘉储粮科技小院成立,旨在通过产学研结合研究和推广安全储粮新技术与装备。

七月

7月5日,汽车工程学院与江苏博沃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0日,吉林大学上海校友会机械分会成立。

7月25日,吉林大学—卓骏控股 “吉林省汽车智能座舱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揭牌。

商学与管理学院引进国字号人才王林辉教授、匡亚明青年学者王丹教授。

商学与管理学院完成《商学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申请者创新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商学与管理学院学术硕士学位申请者创新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进一步提高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

商学与管理学院张秀娥教授讲授的《创新创业管理》、杨刚教授讲授的《财务管理》课程,通过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批在线示范课程验收,并上线国家研究生智慧教育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宏宇研究员入选长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八月

8月23日—25日,汽车工程学院承办第四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

商学与管理学院顺利通过AMBA&BGA认证。

汽车工程学院高镇海教授、胡宏宇教授、孙天骏副教授联合开设的《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技术》课程荣获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相关课程建设典型案例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意大利圣心大学签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3+2”本硕连读项目合作协议。

8月2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续签关于合作举办“3+1+1”联合培养项目框架协议。

九月

9月6日,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首轮建设自评结果公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物理专业均获评优秀。

9月6日,材料科学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30名(位列第28名)。

9月11日,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构造》两门教材获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申报资格。

9月1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第三届全国半导体物理青年论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查敏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支持。

9月20日—21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2024世界智能安全大会(ISCC 2024)。

9月24日,交通学院孙宝凤教授、别一鸣教授、王琳红教授获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金桐彤、曹倩获国家自科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9月26日,东区事务办公室组织召开纪念吉林大学工学学科暨原吉林工业大学创建69周年座谈会,工学学科暨原吉林工业大学创建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拉开序幕。

9月27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代表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金奖1项。

商学与管理学院王林辉教授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人才计划。

商学与管理学院丁志国教授荣获202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十月

10月10日,交通学院别一鸣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0月12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教工党支部(负责人:刘欣副教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10月12日,汽车工程学院举办“轺驰北国,车韵风华”第二届汽车文化节。

10月13日,202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先后揽获直线加速、耐久测试、成本与制造分析三个单项冠军,赛车设计、高速避障两个单项亚军,以及八字绕环单项季军,成功卫冕年度总冠军。至此,吉林大学吉速方程式车队已参加全部十五届大赛,先后获得六次总冠军,并在最近五年实现“五连冠”。

10月19日,吉林大学湖北校友会汽车工程学院分会成立。

10月28日,汽车工程学院成立数字汽车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研究中心、车用零碳动力研究中心、自动轮智行底盘创新研究中心、汽车人因工程与人机协同研究中心、混合动力汽车研究所。

10月28-29日,商学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吉林大学管理案例大赛,承办第十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并荣获总决赛冠军,实现历史性突破。

商学与管理学院刘汉教授入选2024年度吉林省“长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刘达禹教授入选2024年度吉林省“长白英才计划青年博士后”。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齐江涛教授等人的项目《玉米肥药高效智能化施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张志辉教授“交叉复合型仿生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常志勇教授“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批吉林省教改项目;乔永亮教授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资助;于海业教授连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学院本科生代表队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双创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十一月

11月2日,2024“吉聚沪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首届华东校友联谊大会在上海举行。

11月5日,汽车工程学院赵健教授指导的宋东鉴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交通态势认知的智能汽车类人决策规划策略研究》入选2024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11月11日,汽车工程学院“辕梦工场”获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科普教育基地。

11月12日,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高镇海教授主持完成的“汽车驾乘体验感数字化开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章新杰教授主持完成的“汽车高性能可控悬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同组建汽车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体,高镇海教授受邀出席成立仪式并担任联合体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11月14日,吉林大学牵头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动力学分会。

11月18日,汽车工程学院韩嘉懿副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11月23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姚宗伟教授参与完成的“千万吨级露天矿用挖掘机设计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1月26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的“材料复合应力高温疲劳性能原位测试仪”、马志超教授的“静动态微纳米力学原位测试仪”分别获第76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银奖。

11月26日,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胡宏宇教授团队完成的“汽车智能仿人决策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2024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11月28日,“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发布,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左文杰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刘志峰、吴文征、左文杰、黄虎、白建涛入选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剑桥大学SamuelD.Stranks教授团队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界面优化设计方向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合作发表在《Nature》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张立军、鄢俊敏三位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11月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教授的“新型低成本高强韧高成形性镁合金及制备关键技术”获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十二月

12月10日—1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组21人访问韩国高丽大学和汉阳大学并进行学术交流。

12月12日,经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链传动专业委员会”,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朱国仁任首届主任委员,吉林大学链传动研究所为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

12月13日,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汽车工程学院获银奖1项。

12月14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4名博士研究生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12月21日,汽车工程学院举办未来交通工具设计论坛。

12月25日,汽车工程学院孙耀副教授主持完成的“近零排放高效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4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12月26日,《极端环境自动驾驶系统性能验证方法第一部分:冰雪环境》团体标准启动会议在汽车工程学院成功召开。

12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亿。

12月30日,商学与管理学院获批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倡议组织申请。

在第22届中国MBA发展论坛上,商学与管理学院张公一教授荣获“2024年度中国MBA培养院校领航奖”。

在第16届中国MBA年会上,商学与管理学院荣获“2024中国MBA十佳商学院特殊贡献奖”,张公一教授荣获“2024中国MBA院校卓越领袖”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的“粮油作物大喂入量高效低损收获专用传感器与智能装备创制项目”获批经费千万元以上。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邹猛教授与国际车辆地面力学学会(ISTVS)、月球探测者协会(LUNEX)联合申请的嫦娥八号国际载荷“月面自驱动贯入式力—热耦合原位测试仪(TTI)”通过国家航天局获批立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首席专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初步落成,承办金相大赛(省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鄢俊敏教授、樊晓峰教授、王珵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支持。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