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2022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8-29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二二年

一月

1月22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马志超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中国区榜单。

1月25日,交通学院别一鸣教授获第二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汽车工程学院金英爱教授获二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田丽梅教授入选2021年度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获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卓越贡献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农业农村部高效播种收获装备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蒋青教授获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支持。

二月

2月10日,未来出行生态汽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被批准建设。

三月

3月30日,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汽车工程学院获全国二等奖1项。

商学与管理学院张玲老师获第七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四月

4月13日,超高强塑性纳米合金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

4月2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春玲教授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一鹏教授入选教育部某青年人才项目。

“花开时节不缺席,线上与你赏杏花”系列活动暨第七届南岭杏花节圆满结束。

五月

5月27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张志辉教授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仿生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席。

5月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双副教授等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在超高强塑性纳米合金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杂志。

六月

工业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月19日,吉林大学学生赛车队包揽2021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总冠军。

七月 

7月1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7月12日,由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东风联合召集的吉林大学航空航天学科领域建设方案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7月14日,由汽车工程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吉林省高校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协作体”成立筹备会在我校召开。

学校承办“2022年第十一届数量经济学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经济发展重大问题高峰论坛”,承办了“2022年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CMAU)”,主办了第二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发展论坛。

 

 

在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农业工程学科被评为A-学科。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获批定点帮扶乡村振兴项目4项。

由吉林大学主办的仿生领域期刊《Droplet》第一期正式上线,期刊文章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关注,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学校成立吉林大学仿生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行体制。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代表队在第七届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

八月

8月17日—19日,由吉林大学主办、20余位院士、500多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的第十五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22)在长春召开。

 

 

由汽车工程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东北地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会在长春市召开。

8月23日—26日,汽车工程学院学生荣获第一届大学生标准创新大赛二等奖。

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刘洋荣获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授课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荣获第五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牛士超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齐江涛教授获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计划青年英才称号。

在吉林省仿生教育基金会启动会上,举行了任露泉院士的个人捐赠仪式,任露泉院士将个人收入200万元捐赠给吉林省仿生教育基金会,用于培养和扶持仿生学科的优秀学生和教师。吉林省仿生教育基金会启动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召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王珵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九月

9月16日—21日,吉林大学赛车队蝉联壳牌中国汽车环保马拉松挑战赛全国总冠军,再次成功卫冕2022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总冠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十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晓教授、王同辉教授及韩高峰教授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十一月

11月6日—13日,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能量管理及汽车先进设计理念”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分论坛圆满完成。

11月19日,交通学院成立30周年暨交通学科创建66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岭校区体育馆举行。

 

 

11月20日,交通学院成功举办“吉林大学第十五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交通分论坛”。

11月24日,机械设计教学团队(负责人:谭庆昌)等10个基层教学组织被认定为2022年吉林省普通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郑伟涛、张立军、鄢俊敏等4位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11月30日,“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重组为“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科技部评审并成功获批建设。

商学与管理学院举办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暨吉林大学第十五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商学与管理学院获“2022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4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韩志武教授获批“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仿生设计数字化平台/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吉林省教改项目。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2023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选举韩志武教授为主任委员,邹猛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撰写的咨询报告《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提升路径及对策》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时任省长韩俊批示。

十二月

12月9日,汽车工程学院朱冰教授团队完成的“智能汽车先进底盘系统个性化设计与测试关键技术”获2022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12月1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支持。

12月25日,在全国高校数字汽车大赛中,汽车业工程学院参赛队荣获创新组二等奖1项,创新组三等奖2项;吉林大学作为主要参赛高校之一,荣获优秀学校组织奖。

12月29日,汽车工程学院史文库教授指导的刘巧斌博士论文《加速试验方法与智能算法在车用橡胶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那井新教授指导的慕文龙博士论文《湿热-力耦合作用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入选2021年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2月30日,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以“点对点”形式向参评高校定向反馈。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评估结果较第四轮取得新突破,获评A类学科。

通信工程学院刘洋老师荣获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授课竞赛一等奖。

商学与管理学院主办的《情报科学》再次入选“202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连续十年入选该榜单;主办的《数量经济研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A刊评价名单;主办的英文期刊产业整合与管理杂志:创新与创业《

Journal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已被EI、ESCI检索。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蝉联高校智库百强,成为吉林大学唯一获此殊荣的科研机构。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邹猛教授在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六部委联合颁发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先进个人”荣誉奖章。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雷教授主持的军工项目获批经费3000万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作为负责人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新一代微纳电子器件的二维材料设计、制备与物态调控”项目,经费为2800万元。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教授主持的“智能玉米籽粒收获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项目”获批经费2500万元。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张志辉教授主持的项目“异质仿生结构设计及一体化增材制造”获批国拨经费800万元。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雷教授负责的“康复机械系统仿生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吴文福教授参与的“储粮数字监管方法及库外储粮远程监管系统”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