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〇一年
一月
1月3日,吉林大学首届空军国防奖学金签字仪式在南岭校区举行。
材料加工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交通学科“九五”“211工程”建设通过验收,并取得优异成绩。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工作结束。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获一级学科;企业管理、情报学等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农业生物环境能源工程、食品科学等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月
2月1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交通学院杨兆升、王殿海、徐丽群等完成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月21日,吉林大学工程装备实验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合格认证。
三月
3月30日,学校召开院系整合工作动员大会,公布了《吉林大学院系整合方案》,院系整合工作全面展开。其中工学部包括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
五月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左春柽教授承担的项目“精密播种及秸秆还田机具”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的“高校发明奖二等奖”。
学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塑寰教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管理学院获批招收首批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六月
6月2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由王立江教授指导的杨建东博士论文《固着磨料超精密高速研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评为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月8日,学校召开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校归国华侨第一届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勇兵教授当选为校侨联第一届委员会主席。
6月28日—29日,以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为组长和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为组长的“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验收专家组,分别对原吉林大学和原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验收专家组对学校“211工程”“九五”建设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学校保持原有优势学科、抓好前沿学科、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原吉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长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成。姜启川教授任学院院长,于文学教授任学院党委书记。
交通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系正式成立。
九月
9月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被遴选为第四批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交通学院杨兆升教授被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姜启川、于骏一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交通学院土木工程(路桥)专业成立并招生。
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被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特种铸造及非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熹华教授主编的《焊接方法与机电一体化》、刘耀辉教授主编的《材料成型原理》被评为国家规划教材。
十月
10月8日,汽车工程学院于秀敏教授的《汽车电控系统理论与设计》获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三等奖。
10月10日,学校举行陈秉聪院士八十华诞庆典。校领导吴博达、刘中树、任露泉、王守实、马飞参加庆典,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纷纷发来贺电、贺信。

十一月
11月15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马成林教授负责承担的项目“高产耕作技术装备的研制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马成林教授承担的项目“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的研究与应用”、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孟广伟教授承担的项目“行走机械零部件形状优化设计理论与程序系统”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1月20日,交通学院高延龄教授主编的《汽车运输企业设计》教材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材成果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负责的“金属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交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汽车使用维修基地和测绘系统基地立项建设。
汽车工程学院高青教授的“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复合燃烧机理及其应用技术项目”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十二月
12月4日—6日,由学校承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私用汽车发展”中美合作研究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长春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学校郭孔辉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李刚及5位美国专家等18人出席会议。
汽车工程学院陈贵堂等完成的《工程热力学》—外界分析法(SAM)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教材)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月30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桂香教授承担的项目“数控机床可靠性设计与可靠性增长技术的研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汽车工程学院葛安林的“轿客车液力变矩器试制项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汽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交通学院刘寒冰教授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98级工商管理硕士(MBA)学员王长辉和董修惠的论文分别获得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市场学会联合举办的“新世纪首届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论文大赛”的金奖和银奖,这也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两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