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〇二年
一月
1月1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福恩承担的项目“电动势助力转向系统”、徐涛承担的项目“虹膜门禁系统”均获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月5日,郭孔辉院士获“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1月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蒋青教授获第二批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平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二月
汽车材料实验室被正式批准为第四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三月
经教育部审核批准,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等16个学科点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3月6日,交通学院王云鹏获得第八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
经教育部审核,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点再次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四月
4月1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桂香教授承担的项目“数控机床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增长试验技术”获得长春市总工会授予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庆林受聘于吉林大学,成为交通学院第一位院士。
六月
吉林大学合校后的新管理学院成立,蔡莉教授担任管理学院院长。
九月
9月5日,2001—2002年度“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评选工作中,学校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露泉教授著的《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等4部教材入选。

9月25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上,汽车工程学院先后战胜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代表队,获得冠军杯。
交通学院王建强获得长春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
十月
汽车工程学院刘巽俊教授作为副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燃机学》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学校任露泉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马成林教授和佟金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获“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十一月
11月1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荣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11月28日,交通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十二月
交通学院杨兆升教授、王荣本教授被授予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称号。
汽车工程学院傅立敏教授的“汽车尾流结构及其数值计算项目”、刘巽俊教授的“中/轻型车(用于城市中巴)用柴油机排放技术”分别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汽车工程学院葛安林教授的“轿客车液力变矩器试制项目”获得科技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交通学院杨兆升教授负责的“城市交通流诱导理论与方法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桂香承担的项目“数控机床可靠性增长技术的应用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负责的“CNX薄膜材料的磁控溅射生长、表征及应用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汽车工程学院刘巽俊教授的“中小型燃煤锅炉脱硫除尘器的研究项目”、汽车工程学院苏俊林教授的“新型型煤热水锅炉项目”、汽车工程学院傅立敏教授的“汽车尾流结构及其数值计算项目”、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董心承担的“长骨再造仿真技术研究及仿真系统BRSS97”、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笑羽承担的“汽车覆盖件成型模拟技术与模具设计CAD/CAE/CAM一体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国强教授承担的“RHJ-MS1-15救生缓降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成为吉林大学“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