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1996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8-03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一九九六年

一月

1月23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评选中,学校蔡莉、杨印生分别获得研究类、教学类青年教师奖三等奖。

二月

2月9日,学校陈晓光等41人被批准首批列入机械工业部部署院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计划。”

三月

学校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17名专家参加会议。

3月26日-30日,受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委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评估试点专家组对学校函授、夜大学教育进行试点评估。专家组认为,学校成人教育在机械工业部部属高校中居领先水平,达到优良标准。

四月

由汽车工程学院罗邦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吉林省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公共汽车液力传动装置通过鉴定,成果属于国内首创,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李杰敏教授负责、吉林市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协助完成的“0.75吨农用运输车关键总成研制”项目通过鉴定,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4月19日,学校撤销“应用理科部”,成立理学院。“没有强大的理科,就不会有真正强大的工科”成为全校共识。

4月29日,学校汽车爱好者协会成立。

五月

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向国家机械工业部下达了学校“211工程”立项论证工作任务。标志着学校“211工程”进入立项论证准备工作的实质性阶段。

5月16日,吉林省振动冲击与噪声公害治理技术中心(行政关系隶属学校)成立。

5月18日,吉林电视台《中国吉林》节目,介绍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事迹。

5月31日,学校副校长郭孔辉院士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5月31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学校科协组织实施的“冷轧薄板预处理线技术开发”项目获优秀项目二等奖。

学校荣获长春市“95年绿化工程达标竞赛庭院绿化第一名”。

六月

由电子工程系承担的吉林省科委研究课题《红外物质水份测量仪》通过省级鉴定,该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6月4日,学校召开机械工业部宣布学校新一届校级班子大会,任命任露泉为党委书记,王守实、彭诏组、许长盛任党委副书记;吴博达任校长,郭孔辉、吕贵、王树勋、王庆年、许长盛(兼)任副校长;唐锁庚任正校级调研员,关致民任副校级调研员。

6月6日,无模成型技术开发中心成立。

6月7日,吉林电视台《中国吉林》节目介绍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事迹。

6月16日,在长春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蝉联女子团体冠军。

七月

7月1日,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成立。

7月2日,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蒋筑英杯”最佳单位。

7月29日,长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22名“科技英才”,学校王主玉研究员、胡平教授获此殊荣。

八月

学校第三次荣获全国技术市场“金侨奖”。

机械工业部向国家教委提交学校“211工程”预备立项的申请。

8月18日,学校举行长春振工凯宁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汽车零部件工程中心新厂房落成典礼。

8月28日,与泰国三友机器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合作协议、与泰国北曼谷工学院校际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在学校举行。

九月

9月2日,学校新设备开发公司研制的“用于生产公路客车的数控弯管机”通过交通部鉴定,并被国内多家客车厂采用。

9月5日,全国政协常委、机械工业部原部长何光远被学校聘为名誉校长,党委书记任露泉为何光远同志佩戴校徽,校长吴博达向何光远同志颁发聘书。

9月9日,《中国科学报》以“吉林工大李明哲教授攻克无模成型技术难题”为题报道辊锻工艺研究所李明哲教授在技术攻关方面所取得成绩。

9月10日,农机工程学院杨印生获机械工业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特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学校外语部更名为外语系。

十月

学校校报编辑部被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评为“中国高校先进校报编辑部”。

挂靠在学校的全国链传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荣获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八五’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

机械工业部表彰部属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实验室管理处被评为“先进集体”。

10月9日,《吉林日报》以“情牵农机”为题,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事迹。

10月10日,学校校长办公室被评为“机械工业部先进校长办公室”。

在天津夏利轿车15万辆技术改造中,学校链传动研究所、轻工机械研究所夺得6个项目,总经费312.3万元。经过10个月努力拼搏,所研制的设备交付用户,通过天津汽车总公司验收,并于10月25日通过国家经贸委验收。

十一月

11月29日,《科技日报》以“陈秉聪:不恨人间路不平”为题,报道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事迹。

十二月

199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评审工作结束,学校共获得资助项目13项,经费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32万元。

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学校金属材料工程系连建设教授获得此项基金资助60万元,成为学校第一个获得此项基金资助的青年学者。

姜启川、何镇明等申报的《新型变质不热处理团球状共晶体耐磨锰钢》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

第四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学校蔡莉、刘中生获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单位之一。

学校机械基础学科获批“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学校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12月7日,学校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年会暨深港校友会第六次大会在深圳市举行,校长吴博达任校友总会会长,副校长王树勋任常务副会长。选举新一届深港校友会理事,深圳市南方通发实业公司总经理辛长民当选会长。

12月9日,学校物理、力学、计算机、机械基础实验中心和电子基础实验中心等5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吉林省首次评估试点中全部符合评估标准,通过吉林省教委专家组合格评估。

12月18日,吉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和第五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召开。郭孔辉院士被选为副理事长,李理光被选为常委理事兼学会副秘书长。

12月25日,学校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

其他

在96吉林省“和平杯”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选拔赛上,学校有线电视台选送的2位选手,管理学院张婕同学荣获一等奖,机械系任洪涛同学荣获三等奖。参加本次比赛的有专业、业余选手660余人,比赛规模之大、参赛人员学历之高、竞争之激烈都是空前的。张婕、任洪涛均为学校92级学生,被聘为学生记者节目主持人,曾被吉林电视台聘为《看世界》栏目业余主持人;任洪涛还曾被吉林电视台社教中心聘为《今夜万家》栏目主持人。


1996年历史照片

校党委书记任露泉教授(左)和校长吴博达教授(右)在一起研究工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