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1995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8-01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一九九五年

一月

1月6日,《吉林科技报》以“力学领域的拓荒人”为题报道计算力学专家陈塑寰教授事迹。

1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矢志稳定”为题报道汽车操纵动力学家郭孔辉教授事迹。

二月

2月6日,《光明日报》“大学校长”栏目对校长马成林作专访,文章的题目是“提倡特色办学”。

2月14日,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批准吉林工业大学设立“铁道、公路、水运”博士后流动站,覆盖运输管理工程、汽车运用工程两个专业。

2月21日,《长春日报》刊登通讯“李明哲和他的自动化无模成型技术”,介绍学校辊锻工艺研究所博士后李明哲事迹。

2月22日,学校成立我国首家轿车车型开发中心。

2月24日,经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评议,77位高校年轻新秀列入1994年度“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月25日,学校郭孔辉、马成林教授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专业评委会评审委员,学校专家被评为国家级奖励评委尚属首次。

三月

3月8日,蔡莉教授入选长春市“巾帼十杰”。

四月

4月11日,挂靠在学校的吉林省汽车发动机节油与净化技术检定站通过认证复查。

4月29日,纪检监察处被机械工业部评为机械工业部“先进纪检监察单位”。

4月29日,机械部部长何光远、副部长张德邻来校视察。

五月

5月8日-10日,95“火炬杯”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举行,学校获两项金奖,分别为“牧草种子联合收割机”及“RF1000系列粮食烘干系列及RFM/CIL”。

5月17日,《吉林日报》以“开拓者的足迹”为题,报道情报工程系教授靖继鹏事迹。

5月19日,《机电日报》以“拳拳报国心”为题报道学校李明哲教授事迹。

5月29日-31日,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部门预审会举行。专家组一致认为,吉林工业大学已具备“211工程”重点建设预备立项的基础和条件,并建议机械工业部尽快向国家教委提出预备立项申请,按照“211工程”建设的标准和目标予以重点安排。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顺利地通过机械工业部组织的部门预审,这在机械工业部和吉林省高校中是唯一的一所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的大学,标志着机械工业部和吉林省“211工程”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5月30日,香港《大公报》以“天上掉下来的郭孔辉”为题介绍郭孔辉院士事迹。

六月

6月19日,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公布第一批部级重点学科名单(共47个)。学校有9个学科被列为部级重点学科,分别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汽车、农业机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铸造、焊接、内燃机。

6月20日,陈秉聪教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月30日,蔡莉教授被评为“长春市模范共产党员”。

6月16日-30日,学校有6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的矩阵摄动理论”(陈塑寰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晶体管噪声成份分析测试方法和装置”(戴逸松等)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大客车应力蒙皮工艺及设备”(张常功、姜喜成等)、“偏心阶梯轴的楔横轧工艺”(任广升等)分获国家发明四等奖;“道路沥清软包装生产线及包装材料”(孙济美等)、“中小功率内燃CAD系统”(李惠珍等)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在学校历史上尚属首次。

七月

7月15日,大连校友会成立。

八月

老红军、校工会原副主席王占恒和原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景明,被收录进《中共长春党史人物传》(第四卷)。

8月26日,吉林工业大学北美校友会成立。

九月

学校纪委监察处被国家教委党组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

9月26日,学校举行吉林工业大学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邹家华、洪学智等和部、省、市领导分别为建校40周年题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题词“面向行业,服务地方,为振兴我国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题词“为国育栋才,桃李满天下”;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题词“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吕福源和吉林省、长春市主要领导等应邀出席大会。校庆期间,吉林工业大学董事会部分董事成员单位、工厂企业和校友向学校捐赠了价值584万余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和仪器。

十月

10月19日,我国第一所非金属和摩擦材料技术装备的专门研究机构——吉林工业大学非矿技术装备研究院成立。

10月29日,学校荣获省第二届“技术市场金桥奖”集体奖。任露泉、王庆年等6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奖。

10月29日,学校举行长春吉溶汽车维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仪式。

10月29日,陈秉聪院士当选为1996年至1997年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AAAE)(农业动力及机械),成为我国首位担任该学会副主席职务的人。

十一月

11月17日,西门子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试验中心在学校成立。

十二月

农工吉林工业大学总支委员会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由电子工程系检测技术研究室孙海涛副教授等人承担的“塑膜彩色套印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由学校内燃机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道路沥青软包装技术与设备”出口到菲律宾(成交合同额280万元),该技术设备首次走出国门。

12月4日,在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

12月7日,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校长马成林教授再次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12月16日,民建吉林工业大学支部被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12月20日,《光明日报》全文登载“1995年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获得者名单”,其中有学校胡平,课题名称是“复杂冲压件成形皱曲,破裂与回弹规律的模拟及其控制”。

12月20日,由学校农牧工程设备研究所承担的机械工业部新产品项目“大型燃煤热风炉”“大型粮食烘干生产线”“行星--双极涡轮蜗杆排粮减速机”等三项研究成果通过机械工业部鉴定。

12月26日,吉林工业大学软科学开发研究院成立,院长为靖继鹏,常务副院长为赵树宽。

其他

学校制定具有特色的学分制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从95级起在人才培养上逐步采用“学分制”。

学校与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进入新阶段,并在学校成立“吉林工大——徐工集团高层次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归国博士李明哲教授申请的国家“八五”重点公关项目“大型板材三维曲面的自动无模成形设备”开始启动。这是学校首次独立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总经费550万元。

陈塑寰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对结构动力学中动态设计的矩阵摄动理论、区间分析理论及智能结构的有限元方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其成果获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5年历史照片

1995年9月26日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会场全景

1995年9月26日校长马成林向校庆捐赠单位授纪念品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