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一八年
一月
1月18日,吉林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划归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
1月20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任悉尼大学廖晓舟为唐敖庆讲座教授。
1月23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曼彻斯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双学位2+2、2+3、3+2联合培养”协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立军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二月
2月27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等完成的“复合载荷模式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原理与关键技术”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2月28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三月
3月22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3月27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任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金属物理研究所DekhtiarOleksandr为唐敖庆讲座教授。
3月29日,知合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用于吉林大学吉速电动方程式车队和吉林大学吉智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建设。
3月30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志超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四月
2018上汽通用汽车校园创新传播工场(ICCG)校园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南岭校区举办。

4月26日,吉林大学第三届“繁花初绽,杏好有你”杏花文化节在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举行。

五月
5月1日,通信工程学院孙晓颖教授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5月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DAVIDJ.SINGH教授。
5月1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聘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孙长庆为唐敖庆讲座教授。
5月24日,汽车工程学院本科生宋东鉴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张志辉教授主持的项目“基于增材制造的智能仿生结构设计技术”获批经费1799万元。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于建群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农机领域专用软件“AgriCAE”进入用户内测阶段,该软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0余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马云海教授的“基于造粒技术的摩擦材料耐磨损性能评价”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教授入选教育部某领军人才项目。
六月
6月19日,汽车工程学院与五征集团签署科技项目合作协议。

6月25日,学校在原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上,成立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同时成立“吉林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依托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建设。
6月28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揭牌成立大会在中心校区鼎新大讲堂隆重举行。李元元院士、闫楚良院士、任露泉院士,刘林宗、赵宏伟、程钺共同为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研究院揭牌。

6月25日—26日,管理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的“数据驱动环境下图情档学科前沿学术论坛”在南岭校区召开,40多名知名专家出席会议。

七月
7月3日,汽车工程学院与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7月2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全教授获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支持。
八月
8月23日,由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仿生工程学会、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仿生机器人与仿生工程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8月24日,汽车工程学院成为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8月31日,在中国汽车产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人物表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工程学院郭孔辉教授,原吉林工业大学校长、汽车工程学院庄继德教授分别获得“功勋人物奖”表彰;汽车工程学院管欣教授、王登峰教授分别获得“杰出人物奖”表彰。
由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建桥教授和邹猛教授负责的项目,针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辆火星车,进行了移动系统寿命考核实验与分析,这是火星车首次在航天系统之外的单位进行整机测试。
学校承办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教授、管志平教授分别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九月
9月17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林大学车辆捐赠仪式暨校企交流会在学校举行。
9月20日,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实验室评估。
9月28日,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创新设计大赛中,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生代表队获一等奖1项。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全球500强企业——中化农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双方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十月
10月5日,汽车工程学院校友赵福全、汽车工程学院马芳武教授分别出任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FISITA)主席、副主席。
10月8日,通信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调整为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
10月9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入选欧盟科学院院士。

10月13日,吉林大学吉速车队在2018FSAE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中荣获全国总冠军。
10月21日,通信工程学院王幼林等制作的“模块式数字实验装置”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
10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张云辉教授获聘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管理学院14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1篇案例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张志辉教授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被聘任为2018-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十一月
11月2日,汽车工程学院金英爱教授等人完成的“面向国家汽车强国需求——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李静教授等人完成的“基于工程背景的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11月3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孔繁森教授被续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金奖1项。
11月12日,吉林大学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11月14日,汽车工程学院雷雨龙教授当选2018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11月29日,在第十五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汽车工程学院参赛队获一等奖2项。
11月22日,吉林大学链传动研究所依托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统筹管理。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付君副教授、张强教授等人完成的“东北玉米全价值仿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露泉院士被授予中国农机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称号,于海业教授当选副理事长。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露泉院士再次受邀担任《农业机械学报》主编。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作为单位、任露泉院士作为个人,获得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授予的“《农业机械学报》杰出贡献奖”。
挂靠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获得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十二月
12月6日,“吉林大学重庆研究院”成立,依托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建设。
12月15日,由汽车工程学院、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吉林大学汽车造型设计优秀校友论坛成功举办。

12月19日,汽车工程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重庆市举行。
12月21日,交通学院与长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吉林精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长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实践教学基地和吉林大学精诚工程检测实践教学基地。
12月30日,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杨兆军教授等完成的“基于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创新的‘三三制’机械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月31日,吉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较2017年跃升100名。
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在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是吉林大学首个在评估中获得优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任露泉院士负责的“交叉复合型‘仿生工程与装备’新工科专业的创建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别获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立项资助和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资助。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张强教授等完成的教改成果“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交叉、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获2018年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