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一三年
一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连建设教授当选为第十二届吉林省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1月10日,管理学院与辽源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辽源市开展“实施工业企业创新引领工程与品牌培育工程”。
三月
3月11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校友、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四月
4月1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顺利通过吉林省专业评估组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现场考察评估。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杨印生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
五月
在“永冠杯”第四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
5月5日,郭孔辉院士荣获“中国汽车工业60年卓越贡献人物”称号。
5月15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虎获第九届长白青年科技奖特优奖。
5月26日,管理学院成立吉林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

七月
管理学院赵树宽教授获得2013中国EMBA荣誉教授。
九月
9月3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聘为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月6日,低碳汽车协同创新中心被批准为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十月
10月13日—17日,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二等奖1项;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创新铜奖1项,该成果在吉林赛区中获特等奖。
10月19日,管理学院与一汽铸造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8日,刘燕教授、钱志辉副教授的《奇异的仿生学》被评为教育部2013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在“爱课程”网站发布。
汽车工程学院韩永强教授的“内燃机尾气余能利用及有害物测控技术项目”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十二月
12月6日,欧洲管理大师、瑞士圣加伦大学马利克管理中心主席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受聘为管理学院名誉教授。
12月16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团队的“金属材料中原位内生强化相的形成及调控机制”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2月19日,吉林大学校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元元教授和汽车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李骏教授(兼)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科ESI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任露泉院士等完成的项目“仿生耦合多功能表面构建原理与关键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被遴选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李建桥教授科研团队进入月面巡视探测器移动系统研发工作组,承担“嫦娥三号”探月“模拟月壤研制”等项目,作为教育部所属唯一高校为“玉兔号”探月做出贡献。

汽车工程学院雷雨龙教授的项目“汽车自动变速控制理论体系建立及产品开发关键技术”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交通学院贾洪飞教授的“综合客运枢纽功能与结构数值实验系统开发技术与应用”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连建设教授被聘任为全球最大科技出版集团Elsvier Science旗下著名表面科学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编委。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佟金教授等完成的项目“仿生几何结构表面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获得2013年度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吴文福教授等完成的项目“粮食及副产物精准组合干燥技术与装备集成”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指导的杨亚锋博士论文《Ni-Ti-C/B4C体系燃烧合成反应机制》被评为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