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一一年
一月
1月1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宏伟教授获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跨尺度原位力学测试新技术与仪器装备的开发制造”。
1月10日,汽车工程学院初亮教授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及关键控制技术”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吉林大学——加州州立大学中美比较管理联合研究中心在管理学院成立。
三月
3月17日,《人民日报》对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中制订的7项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规范,研制的6台可靠性试验与测试试验台进行报道。
3月17日-21日,在“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金国老师指导的吕一鸣等人获国家一等奖、李进彪等人获国家二等奖。
3月2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张侃获2010-2011年度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五月
5月10日,交通学院苏建教授获第六届“发明创业奖”,成为50位获奖者之一,参加了在京举办的颁奖典礼。

5月27日,管理学院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吉林省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培训基地。
吉林大学测试中心并入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
交通学院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七月
7月9日,在第八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中,管理学院EMBA获第八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并入选“国内新增EMBA项目榜单”。
八月
8月22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虎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依邓小平同志遗愿设立),并作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唯一获奖者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8月26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我校联合举办EMBA班。
九月
9月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被中共长春市委、中共长春市高教工委、长春市总工会授予“长春市师德标兵”称号。
9月27日,学校与中国一拖集团科技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南岭校区举行。
9月29日,吉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委员会代表大会在南岭校区召开。
9月30日,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出资设立“山东临工-吉林大学奖学金、奖教金”。
汽车工程学院代表队参加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最佳前卫造型奖1项,学校成为获奖最多的高校参赛单位并获最佳人才贡献奖。
十月
汽车工程学院郭孔辉院士的“全工况高精度轮胎动力学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汽车工程学院李骏教授的“中国一汽奔腾深混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自主创新与产品开发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学校作为首批25个学位授权单位之一被批准开展“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
十一月
11月6日,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在上海召开,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丁选教授当选副理事长。
11月16日,吉林大学获批建设“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十二月
12月1日,吉林大学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签署合作协议。

12月12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团队的“新型不含Mo、Ni微合金化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及其应用”、蒋青教授团队的“低维材料的表界面性能及其应用”分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2月17日,吉林大学被国家粮食局授予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员单位,并且成为首届理事单位。这标志着我校在国家粮食科技领域已经成为该领域国家级平台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和合作主体。
12月18日,管理学院荣获“2011中国学子心中十大最具品牌价值商学院”“2011中国商学院十大最具人气EDP项目”两大奖项,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奖的MBA培养院校。
12月20日,郭孔辉院士的“全工况高精度轮胎动力学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分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高印寒教授的“车辆测试技术及试验装备研究开发”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汽车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得省教育厅批准建设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被确定为“十二五”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汽车工程学院获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热能与动力工程”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青教授、李明哲教授获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称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中心、金属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