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2004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8-10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二〇〇四年

一月

学校汽车工程学院与韩国汽车技术研究所签订长期技术合作交流协议。

二月

2月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敏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三月

《仿生工程学报》(英文版)学术期刊创刊,该刊的技术依托单位是学校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注于发表仿生学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搭建国际性的仿生学科交流平台,编委会由22个国家和地区的88位仿生学者组成,包括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两院院士等著名学者。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2004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物流工程(交通学院)及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由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2003年省级精品课程评审中,学校有11门课程入选,其中包括汽车工程学院许洪国教授的《汽车运用工程》。

3月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被遴选为第六批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四月

4月14日,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五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玉泉院士、姜启川教授被省知识产权局、省发明协会评选为全省十佳专利发明人和优秀专利发明人。

学校8名教授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其中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管理学院蔡莉教授、交通学院王殿海教授和王云鹏教授。

六月

6月5日,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左春柽教授负责的中法国际合作项目“计算机智能嗅觉技术研究”进行鉴定,该项目中开发的仿生鼻系统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6月15日,学校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著名精密齿轮专家王立鼎为学校教授。

七月

7月1日,汽车工程学院郭孔辉院士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汽车风洞实验室进行汽车风洞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和移动地板系统的调试工作,设备按期正常运转。至此,学校汽车风洞已具备真实模拟地面效应的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八月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系统”项目,获沈阳军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九月

管理学院获批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教育办学权,开始招生。

李明哲教授团队的“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获中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宏教授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

9月8日,汽车工程学院李理光教授的“两用燃料摩托车开发研究”项目获中汽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9月14日—1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和学校主办的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第七届亚太会议在长春举行。

9月27日,交通学院院长王云鹏教授当选第六届“长春十大杰出青年”。

十月

10月8日,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佟金教授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系聘为客座教授。

10月11日,在“2004年国际农业工程大会”上,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佟金教授荣获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约翰迪尔奖(JohnDeere)工业奖,这是国际农业工程界最高的学术奖项之一。

10月23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成立大会暨代用燃料汽车国际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郭孔辉院士出席会议。来自日本、俄罗斯等国和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及相关企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会议。

10月23日—24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3支队伍代表吉林大学参加“未来工程新构想——第一届大学生工程技术创新大赛”决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最佳控制奖1项。“硬币分选包装机”入选2004年世界工程师大会附属活动“未来工程师联展”。吉林大学获最佳组织奖。

十一月

11月1日,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的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重点资助项目“精密自动研抛加工模具自由曲面的虚拟轴专用机床的研制”通过专家鉴定,该专用机床是我国首台基于虚拟轴技术的自由曲面自动化研抛专用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该领域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月

由学校地面机械仿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任露泉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生物非光滑基础理论”,取得的成果之一“仿生不粘炊具的研究”,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成果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塑寰教授承担的项目“大吨位系列化间歇式沥青混凝土动态设计技术”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福恩教授的项目“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汽车工程学院于秀敏教授的“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项目”、周宏教授团队的“镁合金汽车压铸件生产工艺、装备及产品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巧伶承担的项目“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设计的理论方法研究和实用软件库开发”、张雷承担的项目“PCD刀具车削和铣削精密超精密表面的研究”、汽车工程学院李俊明承担的项目“非连续控制特种液压系统的研究”、孙大千教授团队的项目“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异质接头焊接性及实用化技术基础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代汉达教授承担的项目“小波变换域中图像信号滤波技术的研究”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

汽车工程学院于秀敏教授的“我国汽车工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获准建设国家“985工程”第一层次项目“汽车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的《光机电一体化设计使用手册》获得“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交通学院许洪国教授主持的《汽车运用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12月23日,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20周年纪念大会”上,学校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管欣教授荣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称号。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