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事记

学科大事记

首页 > 学科大事记 > 正文

70天·70年丨1986年历史回顾

时间:2025-07-24 点击:

1955-2025,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与国同行七十载!从新中国工业建设的急需到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前沿,一代代吉大工学人以匠心铸就辉煌,用实干书写担当。为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特别策划“70天·70年”主题活动,每日解锁一载光阴,重温学科发展的大事记,再现那些“从0到1”的突破、名师风范与学子风华!


一九八五年

一月

1月18日,《中国青年报》以“教书育人、现身说法,吉林工大百名教授登台讲理想”为题,报道我校百名教授登上“理想、纪律教育”讲坛。

二月

2月7日,我校成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2月21日,吉林工业大学粤(港)校友会在广州成立。

三月

由我校负责,第一拖拉机厂球铁分厂、长春市电焊条厂等参加研制的球墨铸铁新型焊条《铸238》《球408》及焊接工艺,通过机械工业部鉴定,该成果达到或超过了同类球铁焊条的国际标准,《铸238》的综合性能具有国际水平。

3月13日,我校校报编辑部举行校党委、行政机关报《吉林工业大学》创刊30周年纪念会。校党委决定改刊为报,并聘请著名书法家启功教授为吉林工业大学校报题写报头《吉林工大报》。

四月

4月21日,马成林教授、俞知恩教授曾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的成果在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后又参加了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有7个外国公司与我校联系转让技术。

4月23日,我校汽车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学院领导班子由陆孝宽等10人组成。

五月

在北京开幕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展览会上,我校有4个科研项目参加展出。分别是傅沛福副教授等负责的“轴对称锻件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蒋力培讲师等研制的“微机控制可控硅整流弧焊机”,傅沛福副教授等研究的“农机犁铧辊锻工艺”,张立寰讲师等研制的“联合收割机护刃器”。

5月14日,由我校与太原重型机器厂等共同完成的“大型露天矿采设备研制、试验过程中系统和质量保证应用研究”通过鉴定,该成果在学术上有一定创见和推广价值,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长春市大学生排球赛中,我校男队以6战6胜的成绩蝉联冠军,并取得代表吉林省参加7月份在西安举行的第4届全国大学生“兴华杯”排球邀请赛资格。

5月18日,吉林工业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

5月29日,长春市发明协会吉林工业大学分会正式成立,陈秉聪教授任会长。

六月

学校汽车动力学、越野汽车理论与设计、地面—车辆系统和拖拉机系统动力学4个学科接受国内访问学者。

6月5日,我校辊锻研究所傅沛福等研制的“锻件热锻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获二等奖)、电子系吴治衡教授研究的“办公室自动化”2个项目在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展出。

七月

7月15日,学校与延吉市人民政府就教学、科研等合作协议在延吉市正式签订。

7月29日,在吉林省政府召开的省劳动模范表彰会上,学校被授予省先进单位称号,马成林教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八月

学校设计研制的万向节测试中心属国内首创。国务委员陈慕华到杭州万向节厂调研时,观看了万向节测试中心的现场试验,并给予肯定。

8月26日,学校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82级博士生陆怀民、赵玉璠在陈秉聪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通过首届博士论文答辩。

8月29日,《光明日报》对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等进行报道。

九月

学校辊锻工艺研究所承担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农机犁铧辊锻工艺研究”和“收割机护刃器联合锻造工艺研究”课题按期完成,并获荣誉奖状。

9月10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6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至此,学校共有1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2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9月15日,学校与吉林省机械电子工业厅正式签订科技——生产联系制度。

9月24日,机械工业部统计学会在京成立,学校当选为理事单位。

9月25日,学校举行农机工程学院成立大会,学院领导班子由程悦荪等人组成。

由程悦荪教授主编,秦维谦教授、吕栗樵副教授参加撰写的《拖拉机设计》教材由日本学者松居胜广译成日文,在日本印刷出版。

9月27日,学校辊锻工艺研究所和吉林省东丰县合办的东丰钢板弹簧厂研制的尼桑C120汽车小片变截面钢板弹簧,通过省级鉴定,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月

10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了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方面消息。

10月12日,学校有7项发明参加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有3项发明获奖。苏健、侯志辉发明的“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及额定比油耗快速检测仪”获金牌奖,常健生发明的“物质中含水量的快速高精度测量仪”获银牌奖,张立寰发明的“收割机护刃器复合锻造工艺”获铜牌奖。

10月17日,吉林省科委宣布,学校图书馆为吉林省机械、冶金类科研成果鉴定前的查新单位。

10月19日-24日, 在机械工业部召开的标准质量工作会议上,学校甘永立、李继桢等参加制定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国家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柴邦衡、刘晓伦、孟繁忠等制定的“传动用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和套筒链输齿形公差”国家标准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一月

学校在长春首届发明与革新展览会上参加展出的7个项目全部荣获市发明与革新奖。

11月10日,吉林工业大学成都地区校友会成立。

11月11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发表了学校马成林教授与胡树荣教授一起在排种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的图片新闻。

11月14日,《光明日报》第一版发表学校辊锻工艺研究所所长张承鉴教授指导研究生进行楔横轧工艺模拟试验研究的图片新闻。

十二月

学校获批国家客车、无轨车的生产许可证检测单位。

学校拖拉机工程系“全液压转向器性能的研究”和“摆线副齿形参数优化研究”通过部级鉴定。

12月6日,学校专利事务所成立。

12月8日,电化教学中心拍摄的《焊接方法》电视教学片通过评审,定于1987年由中央音乐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公开发行。

12月12日,农机工程学院拖拉机工程系的“微机控制万向节总成静扭试验台”“微机控制万向节总成扭转疲劳试验台”“微机控制万向节总成磨损试验台”3项科研课题通过部级鉴定。

12月20日,汽车工程学院研制的QXD-1型新型点火系统通过部级鉴定,该成果已达到八十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12月27日,辊锻工艺研究所冯肇华教授承担的吉林省重点科研项目《回转壳体基础设计与计算方法》通过鉴定,该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2月28日,链传动研究所王一行教授和陈洪海的科研成果“绷架绷拉力不均的问题”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苏绣这一传统古老的工艺首次运用上了现代工业手段。

其他

学校链传动研究所和农机车辆测试中心建成。


1986年历史照片

1986年,吉林工业大学一九八六年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召开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

学校第24届田径运动会

第二十四届运动会剪影

柴邦衡与课题组同志在工作

蓬勃发展中的农机学院

校医院工作剪影

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与学校常健生教授亲切握手

1986届学生毕业典礼现场

郝建秀正在参观张立寰讲师发明的收割机护刃器

在科技生产合作会议上签署合作协议书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吉林大学公众号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